徐锦春以烈士子女的身份 报名参加了守备区的应征体检。

边防站属于守备区管辖 边防站的级别是排级单位。黎京生是边防站的最高长官。

徐锦春的父亲徐长江成为烈士那一年

☒喜欢看石钟山写的天下姐妹_参军未遂吗?那就记住笔$趣阁的域名f4g.com☒(请来笔$趣阁$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黎京生还是一名班长 那年他刚满二十岁。身为班长的他参加了烈士徐长江的追悼会。追悼会是是由当地民政局、邮政局和守备区共同举行的。

当时的黎京生站在队伍里 看着哭成泪人的史兰芝和徐锦春姐妹 他的眼圈也红了。正在读小学的徐锦秀和徐锦香 被眼前突然的变故弄蒙了 她们还不知道悲哀 或者说是被眼前巨大的变故震惊了。两个女孩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场面 似乎仍没有明白这和自己的父亲有什么关系。于是 所有的哀伤和悲痛都被史兰芝和徐锦春两个女人承担了 一个失去了丈夫 另一个永远地失去了父亲。她们悲痛着 哭泣着。

黎京生就是在那一刻 心里的什么地方“嘎”的一声 响了一下。接着 又响了一下。初中刚毕业的徐锦春此时已满十六岁 十六岁少女的悲伤 不能不让一个二十岁的男人动容。

看着孤儿寡母的一家人 黎京生在心里一遍遍地冲自己说:我要保护她们 她们太需要我的保护了。

黎京生是在当满第二年兵时升为班长的。作为首都北京来的兵 能在边塞一干就是两年 想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毕竟首都与边塞的差距是巨大的。初到边塞的黎京生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 只想当满三年兵 就高高兴兴地复员 再找个固定的工作 娶妻生子 过平常百姓的日子。这种想法不仅黎京生这么想 许多城市兵也都是这么打算的 他们并不想在部队有什么大的作为。身为北京平民的孩子 父母也没有在他们的身上寄予更大的希望 即便有 也是藏在心里的。他们都是普通人 现实对他们来说比理想更重要。

徐锦春的父亲徐长江成为烈士后 一家人一下子就和边防站的距离拉近了。

每一个周末边防站的人都要来到徐锦春家 进行看望。一列骑兵 骑着战马 威风凛凛地穿过小镇 来到徐锦春的家。

战士们从马上跳下来 二话不说 挑水劈柴 扫院子 井然有序。只一会儿工夫 水缸里的水满了 院子干净了 小山似的劈柴垛依墙而立。

周末的日子里 母亲史兰芝有时在家 更多的时候是徐锦春在家里 周末学校下午一般没课。解放军叔叔在院子里忙活时 徐锦春在屋里已经把热水烧好了 倒在碗里 又从床下搬出糖罐 用小勺在碗里加了些糖。尽管糖由于储存的时间久了 变得有些硬 板结在了一起 她还是要用甜丝丝的糖水 招待这些好心的解放军叔叔。

其实 战士们都自己背着水壶 他们不想喝徐锦春为他们烧好的糖水 但糖水都盛在了碗里 热腾腾地冒着气 战士们也只能喝了。他们喝水的速度也是军人的速度 很快 门外就留下一阵细碎的马蹄声。

这时 徐锦春都会追出来 望着一列骑兵远去的身影 一脸的若有所思。

骑兵的队伍里 有时也会出现班长黎京生的身影。刚开始 徐锦春喜欢听黎班长的一口京腔 字正腔圆 抑扬顿挫 像收音机里的播音员。后来 她就开始留意起这个人了。黎京生面孔白净 长得应该用英俊来形容 而正在上高中的徐锦春也可以说是半大的姑娘了 正是处于对异性的敏感时期。此时的徐锦春关注英雄的北京兵黎京生也就很正常了。

黎京生带着班里的士兵周末过来时 徐锦春就会走出屋子 热情地劝这个歇一歇 那个坐一坐。她看着战士们忙得满头是汗的样子 就回屋翻出一条新毛巾 给战士们擦汗。

等那条毛巾传到黎京生手上时 他抬了一次头 冲徐锦春笑了笑 结果就望到了徐锦春那双会含秋带露的目光。那是少女清纯又满含深意的目光。他的目光一抖 脸就热了 一直热到了心里。

这一望 似乎心照不宣 两人之间的那份感觉一下子就拉近了。目光里的秘密是两个人的秘密 也是青年男女之间沟通的话语。不需要讲出来 一切又都传递着。

从那以后 两个人便各自揣起了心事。

边防站共有一个排的人 分了三个班。每逢周末 三个班就轮流去徐锦春家帮忙。

只要黎京生所在的班不来 徐锦春就觉得空落落的 虽然她还会和那些战士有一搭、无一搭地说说话 但她的话题也大都是问些三班的事。黎京生是三班的班长 说到三班 就要说到黎京生。她从其他战士的嘴里知道黎京生是北京兵 那些战士们说到北京时也是一脸的羡慕。在这之前 徐锦春当然也是知道首都北京的。记得小学一年级时就学过课文《我爱北京天安门》 后来还学会了唱《我爱北京天安门》。那时的北京就和课文中天安门的图画一样 遥远又抽象。边塞小镇离北京实在是太远了 远得只能去想象了。

自从认识了黎京生 北京一下子就近了。后来 徐锦春还听说黎京生的家就住在天安门附近 再许多年后她才知道 那个地方叫南池子大街 确切的位置是在天安门的北侧。

以后 她再看黎京生时 眼神里就又多了份内容。

黎京生带着班里的战士再来时 徐锦春仍然为他们烧水 再放糖时 她就特意在一个碗里多放一些糖 亲自端到班长黎京生面前。喝下糖水的黎京生 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难以述说的甜蜜。

这份细微的感觉悄然地在这对青年男女的心中荡起了阵阵的涟漪。每个月一次的见面 仿佛成了两个人的节日 从分手的那一天开始 他们就开始计算着下一次见面的日子。

徐锦春此后两年的高中生活就是在这种甜蜜的期盼中过来的。

当满三年兵的黎京生并没有离开部队 却鬼使神差地写了一份留队报告。大城市的兵能够超期服役已属罕见 而黎京生在服役期还受到两次嘉奖 并光荣入党 按理说义务兵到此已经圆满了 剩下的就是退伍 回到家乡找一份满意的工作。黎京生却出人意料地交上了一份留队申请 申请书自然很快就被守备区批了下来。接着 黎京生就成了典型。理由是不恋大城市 而安心扎根边防。守备区上下掀起了学习黎京生的热潮。就在当年底 黎京生被破格提干了。

黎京生的思想轨迹也是有章可循的。徐长江牺牲后 他就受到了强烈的震憾 当时就发誓要照顾好烈士的家人。以后 他又与徐锦春产生了朦胧的初恋 这都是他留下来的理由和动机。

从那以后 他便经常和少女徐锦春碰面了。

一晃 徐锦春高中毕业了。黎排长在征求徐锦春的未来去向时 徐锦春低下头 红着脸说:我想当兵。

当兵对徐锦春来说 也许是条不错的出路。于是在黎排长的安排下 报告 体检 一路走了下来。

今天就是下放入伍通知书的日子。一大早 史兰芝和徐锦春就在等待了。

日上三竿时 一阵马蹄声搅碎了小镇的宁静。黎排长和当地人民武装部的人 骑着马来到了徐锦春的面前。

徐锦春的心一阵猛跳 接到入伍通知书 她就是一名真正的女兵了。内心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黎排长从挎包里掏出来的不是入伍通知书 而是守备区的一份红头文件。文件上说 依据中央军委的要求 今年征兵工作调整 守备区不再招女兵了。守备区是基层单位 女兵的岗位本身就少得可怜 一个是话务班 另一个就是医院。按现在的编制女兵已经超编了 守备区党委就做出了今年不再招女兵的决定。

徐锦春当女兵的梦想就此矢折了。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天下姐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石钟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钟山并收藏天下姐妹最新章节没有尾声